?
2025-10-24 21:24?出處 溫州在線
溫州在線社會熱點新聞,上海51歲丁克訂立遺囑:財產全數留給妻子,信托監護規劃晚年
近日,上海一位51歲的丁克(即選擇不生育子女)金先生前往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中華遺囑庫上海靜安分庫訂立遺囑,明確將全部財產留給妻子,并規劃了晚年監護安排。這一案例引發了對丁克家庭遺產處置和養老保障的關注。
遺囑核心內容
財產分配:金先生與妻子無子女,遺囑中決定將名下所有財產(包括房產、存款等)由妻子一人繼承。這一安排體現了對配偶的優先保障,避免了法定繼承中的潛在糾紛。
監護安排:針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失能失智情況,金先生計劃委托信托機構承擔監護職責,而非依賴親友。他坦言:“請朋友或親戚做監護人,就要考驗人性,而人性經不起考驗,不如相信制度。”此舉旨在通過專業機構確保晚年生活得到妥善管理
養老規劃:夫婦二人表示,未來養老將主要依靠機器人等科技手段,減少對傳統家庭支持的依賴
法律背景與意義
法定繼承規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遺產第一順序繼承人為配偶、子女、父母。丁克家庭因無子女,財產通常由配偶或父母繼承;若無第一順序繼承人,則由第二順序繼承人(如兄弟姐妹)繼承。金先生的遺囑符合法定優先原則,確保了財產分配的確定性
信托監護的創新性:金先生選擇信托機構監護,是應對“人性考驗”的務實方案。信托機構作為中立第三方,能避免親友監護中的利益沖突,為無子女家庭提供可靠保障
社會趨勢:中華遺囑庫數據顯示,過去四年上海超3萬人訂立遺囑,其中空巢、孤寡老人比例顯著上升。金先生的案例反映了丁克群體對遺產規劃的前瞻性需求
延伸思考
遺產風險警示:丁克家庭若未立遺囑,遺產可能因無人繼承而被收歸國有。例如,上海某獨居老人離世后,因無繼承人且未立遺囑,大部分財產被收歸國有,僅堂弟因長期照料分得部分遺產。這凸顯了遺囑對財產保全的重要性。
替代方案:除遺囑外,丁克家庭可考慮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指定非親屬作為扶養人并繼承遺產,既能解決養老問題,又能避免財產爭議
結語
金先生的遺囑不僅是個人財產安排,更是丁克群體應對老齡化社會的縮影。通過法律工具和科技手段,無子女家庭也能實現晚年生活的自主與尊嚴。這一案例為同類人群提供了可借鑒的規劃思路。
本文“不生育子女叫丁克”來源:http://www.f0574.cn/news/shehui/87613.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