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14 20:07?出處 溫州在線
溫州在線經濟新聞,中國人民銀行將于2025年10月15日以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開展6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期限為6個月(182天)。此次操作旨在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是本月第二次同類操作(10月9日已開展1.1萬億元3個月期操作)。
操作背景與特點
流動性管理:10月共有8000億元3個月期和5000億元6個月期逆回購到期,此次6個月期操作實現加量續作。
政策連續性:自6月以來,央行持續通過買斷式逆回購投放中期流動性,并提前公告以穩定市場預期。
市場影響
東方金誠分析師指出,此類操作釋放了貨幣政策延續支持性立場的信號,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并支持政府債券發行。
與短期逆回購不同,買斷式逆回購通過國債買賣等工具提供更長期限的流動性。
買斷式逆回購對市場有何影響?
買斷式逆回購對市場的影響分析
1. 流動性管理
央行通過買斷式逆回購直接向銀行體系注入中長期流動性,緩解季末、政府債券發行高峰等時期的資金壓力。例如,2025年10月開展的6000億元6個月期操作,對沖了當月到期逆回購并穩定市場預期。
2. 金融市場影響
股市:流動性充裕可能提振市場情緒,尤其利好券商、科技等對資金敏感的板塊。
債市:短期利率下行推動債券價格上漲,但需警惕政府債券發行增加帶來的供給壓力。
理財收益:貨幣基金等現金類產品收益可能承壓,投資者可轉向債券基金或中長期國債鎖定收益。
3. 政策信號與長期效應
買斷式逆回購的“長期限+買斷”組合釋放了央行持續支持流動性的信號,有助于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間接推動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降。此外,該工具提升了債券市場流動性和國際化水平,吸引海外投資者參與。
4. 風險提示
需關注大規模操作可能導致的資金空轉或局部資產泡沫風險,以及政府債券發行對債市的階段性沖擊。
買斷式逆回購什么意思
買斷式逆回購是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一種工具,其核心是債券所有權的轉移和未來回購約定。具體而言,央行(逆回購方)從銀行等一級交易商(正回購方)手中購買債券(如國債、地方債等),并約定在未來某一日期以約定價格將債券賣回給交易商。這一過程中,債券所有權從正回購方轉移至逆回購方,央行在持有期間可自由處置債券(如現券買賣或質押)。
關鍵特點
債券所有權轉移:與質押式逆回購不同,買斷式逆回購中債券真實過戶給央行,正回購方無需凍結債券額度。
期限靈活:通常為3個月至1年,填補了短期逆回購(7天)和長期MLF(1年)之間的流動性空檔。
利率招標:采用多重價位中標方式,市場化定價有助于引導資金成本下行。
與普通逆回購的區別
質押式逆回購:債券僅作為質押品,所有權不轉移,到期需原樣返還。
買斷式逆回購:債券所有權轉移,央行可主動管理債券流動性,釋放更多市場空間。
實際應用
央行通過該工具精準調節流動性,例如2025年9月開展的1萬億元3個月期操作,主要用于應對政府債發行高峰和MLF到期壓力。其效果是短期補充流動性,而非長期放水,因到期后資金需回籠。
常見誤區
非量化寬松(QE):買斷式逆回購是常規貨幣政策工具,帶有明確期限和中性效果;QE則是非常規操作,旨在長期刺激經濟。
非直接放水:資金到期需歸還,僅緩解階段性流動性緊張。
本文“買斷式逆回購什么意思”來源:http://www.f0574.cn/news/jingji/87473.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