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3-21 23:08?出處 綜合
央行行長食堂洗碗:3月19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七次全體會議上,易綱被提名并選舉為新一任中國央行行長。中國央行新行長易綱回憶留學經(jīng)歷,曾在食堂洗碗賺零花錢。
一個有趣的細節(jié)是,在當天人民大會堂里公布選舉結果時,易綱在會場里拿著本和筆認真仔細地做著選票結果的記錄。當念到他的投票結果時,他面部表情并無明顯變化,仍是微低著頭記錄著。即便在會后被媒體圍堵得里三層外三層,易綱泰然依舊,當被問及當選感受時,他表示,“我的內心是平靜而莊重,使命神圣和光榮”。
易綱“接棒”周小川執(zhí)掌中國央行,并不令外界意外。實際上,早在兩三年前,易綱已在央行內部負責各項工作,位列央行四位副行長之首。易綱的這一特殊地位,在2016年兩會期間的央行記者會上,從周小川口中就可窺知一二。彼時開場時,周小川對易綱的介紹是“負責人民銀行各項工作,主管貨幣政策、國際業(yè)務”,而對其他副行長的工作介紹則是“分管”某項工作。
易綱集海歸學者和實干派官員為一體,是既具國際視野,又深刻了解中國實情的技術性官僚。專業(yè)、穩(wěn)健、務實是外界對他的一致評價。作為需要專業(yè)素養(yǎng)且兼?zhèn)鋰H視野的一國央行行長一職,易綱的履歷擔得起這個位子。
易綱是一名留學生,不同于如今留學生的光鮮,央行行長易綱曾在美國一邊打工一邊讀書。他曾談起過那段經(jīng)歷:“我1980年到美國,兜里只有兩美元,我到美國之后,每個星期在學校食堂洗三次碗,每次洗三個鐘頭,開洗碗機流水線,我是流水線的一員,洗一次碗可以掙一些零花錢。”

央行行長食堂洗碗
正當易綱在美國安家立業(yè),過著安逸、平靜的生活時,大洋彼岸的中國已經(jīng)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的經(jīng)濟改革正在熱火朝天地展開。
雖然身在美國,易綱其實從未真正遠離中國,因為他的研究內容全部都是中國經(jīng)濟問題。在印第安那大學任教期間,易綱寫了多篇研究中國貨幣需求問題的文章,后來他將這項研究持續(xù)了十余年,并在2003年將多年研究成果集結成著作《中國貨幣化進程》。
在美國時,易綱原本按照最初的打算,準備畢業(yè)后就回中國。但北大的校長告訴他,要了解美國就必須在美國工作。于是直到1992年,易綱才終于啟程回國。
回國后,易綱與林毅夫、張維迎、海聞等經(jīng)濟學家發(fā)起組建北京大學中國經(jīng)濟研究中心,并擔任教授、副主任、博士生導師。在古樸的北大朗潤園,他們開始探索中國的經(jīng)濟改革道路。后來北大中國經(jīng)濟研究中心成長為中外聞名的研究中國經(jīng)濟的重鎮(zhèn)。
雖然官至高位,學者這個身份卻一直伴隨著易綱。從校園出來后,易綱依然熱愛研究,而他的研究成果也曾被國際組織、國內外學術界和政策研究界的學者多次引用。1999年,易綱和他人合寫出版《貨幣銀行學》,這本書后來成為中國經(jīng)濟學界的經(jīng)典教科書。
易綱更是一位沒有“官架子”的官員,一位在央行工作的官員曾說:“在央行工作的人都知道,易綱從不對屬下發(fā)火,即便有錯誤,也會十分巧妙地給對方點出,并且不會傷害到對方的自尊心。”
這樣的行事風格,也許和易綱給自己的定位有關,他曾說:“我最喜歡的職業(yè)是老師。”2009年,易綱出版了《中國金融改革思考錄》,在該書的開篇自序中,易綱仍自稱“我是一名教師”,他還說,“我還有勇氣出此書是因為我的文章是用心寫的……我希望并相信能給年輕人以啟發(fā)和幫助”。
本文“”來源:http://www.f0574.cn/news/shehui/70277.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wǎng)址。作者: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