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1 19:24?來源 溫州在線

3I/ATLAS是智利的一架望遠鏡在7月份發現的
溫州在線科技天文消息,世界各地的天文學家正在密切關注神秘的星際天體3I/ATLAS,彗星速度突然增加,顏色也發生了劇烈的變化。
這顆小行星于7月被智利的一架望遠鏡發現,是繼奧陌陌和鮑里索夫之后,已知的第三顆來自太陽系外的訪客。美國宇航局表示,它對地球“不構成威脅”,并將于12月最接近地球,與地球的距離將達到2.69億公里。
10月29日,3I/ATLAS看起來像彗星,但隨著它接近太陽,亮度急劇增加,顏色也明顯變藍。
美國宇航局報告稱,3I/ATLAS的速度已上升到每小時244,600公里,并伴有輕微的、無法解釋的“加速”,這種加速僅靠太陽的引力無法解釋。
據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導航工程師達維德·法諾基亞稱,3I/ATLAS探測器顯示出“非引力加速”的跡象,即除了太陽引力之外,它還受到一股額外的推力作用。
哈佛大學天體物理學家阿維·勒布表示,彗星加速運動可能是由于質量損失造成的,因為彗星會將氣體和塵埃噴射到太空中。
“由于3I/ATLAS以更快的速度排出這種物質,所以它被推向了相反的方向,”勒布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寫道。
他估計這顆彗星在一個月內可能會損失“大約十分之一的質量”。
勒布在接受NBC新聞采訪時還表示,位于智利的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波陣列(ALMA)觀測到“赤經方向與預期路徑存在4角秒的偏差”。
“這在統計學上意義重大,”他說,并將其與“物體質量約六分之一的蒸發”聯系起來,他稱這是一個“相當大的比例”。
勒布預測,“如此巨大的質量損失”應該可以在11月和12月期間,在3I/ATLAS周圍出現一大片氣體羽流時被探測到。
據報道,3I/ATLAS的顏色也發生了變化,隨著它靠近太陽,顏色變得越來越藍。
一些報道稱它多次變色,但洛厄爾天文臺的張啟成表示并非如此。
張告訴Space.com網站:“我們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氣體彗發的顏色發生了變化。我們的結果只是表明氣體彗發可能仍然存在,并且對整體亮度有顯著貢獻。”
張解釋說,這顆彗星曾經出現過一次“變色”現象,當時它的氣體彗發首次顯現出來,因為它在太陽加熱的作用下噴射出氣體。
他說:“據我們所知,這顆彗星只在它的氣體彗發首次變得可見/明亮時‘改變顏色’過一次,現在仍然如此(只是更亮了)。”
“然而,這種情況早在9月初就已經開始出現了……當時業余天文學家拍攝的許多照片已經顯示,這顆彗星有藍綠色的氣體彗發,”他補充道。
勒布此前曾提出某些星際物體可能是人造的,他并沒有排除技術解釋的可能性。
“另一種解釋是,這種非引力加速度可能是內部發動機的技術特征,”他說。“這也可能解釋了為什么有報道稱3I/ATLAS探測器比太陽更藍。”
他指出,彗星的塵埃通常會使其看起來更紅,而不是更藍,并推測藍色“可能是由高溫發動機或人造光源造成的”。
盡管如此,勒布表示,自然現象仍然很有可能。他說,這種顏色可能是“天然彗星中電離一氧化碳的特征”。
天文學家們驚訝地發現,新的圖像顯示,這顆星際彗星在掠過太陽后竟然沒有彗尾。
通常情況下,太陽的熱量會使彗星釋放氣體和塵埃,形成明亮的彗尾,但這顆彗星的彗尾卻消失了。勒布表示,彗星約13%的質量應該會以彗尾的形式出現,但“我們看不到任何彗尾”。
NASA和ESA將繼續跟蹤3I/ATLAS探測器,它將于2026年3月飛向木星。
彗星通常以其發現者的名字命名,而這顆彗星則以智利里約烏爾塔多的ATLAS(小行星撞擊地球最后警報系統)調查小組的名字命名,該小組于7月1日首次報告了對該天體的觀測結果。
名稱中的字母“I”代表“星際”,表明該天體來自我們的太陽系之外,而“3”則表示它是已知的第三個星際天體。
本文“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來源:http://www.f0574.cn/keji/dili/87716.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