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高檔名牌球鞋,似乎和市場上賣的普通球鞋沒什么區別,但售價卻動輒上千元,是普通球鞋的幾倍甚至幾十倍。
這雙球鞋為什么這么貴?僅僅因為品牌嗎?它的忠實使用者說,這鞋穿起來更舒服。那么,鞋子除了合腳以外,還會因為其他因素讓使用者覺得舒服嗎?
“數據,這正是球鞋讓人感覺舒服的秘密。”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現代工業設計研究所教授孫守遷說。當經濟越發達,人們消費力越高時,對工業消費品的要求就越“挑剔”,由此將計算機技術引入工業設計領域。
今天,第七屆國際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與概念設計學術會議及2006年國際工業設計研討會在杭召開。隨著會議的召開,浙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第一次敞開了大門:人性化設計實驗室、虛擬現實實驗室、三維模型實驗室……這些當前中國大學中一流的設備價值千萬,孫守遷正是用這些解開了“高檔球鞋”的高價之秘。
鞋子的秘密:尋找受力點
脫了鞋,記者走上一塊大小近似餐墊的薄墊,墊子的另一端連接著一臺電腦,屏幕上立即顯示出記者一個動態的腳印:從腳后跟著地到腳尖提起的全過程。腳印不同的部位顯示出不同的顏色,通常中心區域偏紅色,邊緣為藍色。
秘密在這塊墊子里。這是步態儀,墊子中每平方厘米就藏有4個傳感器,當人走上時,它就開始實時采樣記錄,捕捉人腳的著力點。腳印圖中紅色區域即為人走路時用力多的區域,藍色部分為用力少的區域。
記者的腳印左腳紅色區域多于右腳,明顯左腳用力多。設計鞋子時需要將左鞋外側增厚,以達到兩腳平均受力。
“高檔球鞋”的秘密就在這里。它需要用步態儀反復采樣,有時甚至是幾千上萬人,然后設計出符合大多數人生理特點的鞋子。然后再測試,再修改。反復進行幾次。如果設計的是專用籃球鞋,那么僅僅摻墊大小的步態儀還不夠,可能要鋪滿整個籃球場;如果是專用田徑用鞋,那步態儀也許會被擺成跑道形,要足夠長,因為影響運動員成績的也許就是最后一刻的受力點。從這個角度,也許人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奧運會的競爭,不僅僅是體育的競爭,也是科技的競爭”這句話。
床的秘密:一床兩材質
類似的技術還被用在生產椅子、床等消費品。
比如一些進口汽車的坐椅會讓中國人覺得特別不舒服,因為后背很高,最高處恰好頂在后腦勺。因為它是根據歐洲人的身材來設計的,它本來的位置應該恰好在頸部。
現在浙大正在用這套設備對各種廠家生產的椅子進行評價,并研究怎樣的設計才可以幫助現代人們防治頸椎病。
關于床的設計也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在人性化設計實驗室,有一張鋪滿整張床的帶傳感器的“墊子”,當人躺下時,它就像X光片,記錄下身體的每個著力點。這些數據將在統計分析后送到設計師手上,他們會根據這些數據針對不同的人設計不同的床,甚至為適應夫妻倆不同的需求,在一張床上使用兩種材質。本報記者 俞熙娜
<> > 本文“”來源:http://www.f0574.cn/qiye/xiefu/21447.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